查看原文
其他

大暑 | 用最炙热的情感等待你


盛夏蝉鸣,万物生长

晨起第一抹曦光为树木绘上金边

意味着一年中最热的时刻来临



酷暑,炎气上蒸

日照逐渐强烈

雨水慢慢充沛

万物生机勃勃



傍晚饭后,出门满眼的荷塘仿佛凝固了时间

夜晚,潮湿的空气中传来知了的叫声

闭着眼睛,听蝉鸣和风飘过的声音

心情慢慢平静



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中说:“大暑,六月中。暑,热也,就热之中分为大小,月初为小,月中为大,今则热气犹大也。”


古人将大暑分为三候:“一候腐草为萤;二候土润溽暑;三候大雨时行。”


大暑正值“中伏”前后,“大者,乃炎热之极也。”在《山海经·大荒西经》中说“ 寿麻正立无景,疾呼无响。爰有大暑,不可以往。”


一年中“高温酷暑、上蒸下热”

最热的时期到来

可见大暑的炎热程度

同时,如《月令》所言——“大雨时行”

很多地区的旱涝风灾也频繁发生

在外出游的杏仁们

务必关注天气情况,注意安全!



物极必反,否极泰来,阴阳相互的转化

大暑的到来也意味着慢慢开始向立秋过渡



《通纬·孝经援神契》曰:“ 小暑后十五日斗指未为大暑,六月中。小大者,就极热之中,分为大小,初后为小,望后为大也。”


斗指丙为大暑

天气比小暑较为热烈,故曰大暑

大暑至,万物荣华



《黄帝内经素问·六元正纪大论》:“火郁之发,太虚肿翳,大明不彰,炎火行,大暑至。”


火郁发作时,太空中昏朦不清

太阳光被遮盖不明显

炎热流行,暴暑来临



大暑的炎热天气容易消耗人体的气血津液,正如“暑天无病三分虚”。此时应该适时地补充身体的亏耗,改善体质。李时珍记载“粥与肠胃相得,最为饮食之妙”。喝粥能健脾益气、生发生津以补虚损。



大暑时节,烦闷潮热的气候是很多疾病的诱发因素,如胃肠道疾病、中暑、心脑血管类疾病等。在持续的高温潮湿天气下,人们贪凉、贪冷,很容易引发急慢性胃炎、消化道溃疡、消化系统功能紊乱等胃肠道等疾病。气温高、湿气大,出现闷热的桑拿天。胸中气机郁阻,也容易心情烦闷,可以适当吃点苦瓜等苦味食物,开胃醒脑,使人放松从而起到祛湿除烦的作用。此时也是人体阳气最旺盛的时期,汗出也慢慢增多,很容易耗伤津液伤阴,所以在清热的同时,也要保证阳气的旺盛达到“冬病夏治”的目的。



五湖四海的人过伏天都有不同的方法,北方人“头伏”吃饺子、南方人入伏要吃羊肉等。



“暑月游船”是古时的风俗,文人雅士于大暑,泛舟夜游,赏月观景,古时节气之日往往休沐,临风观流,话于诗友。在游船的途中,采一莲花插在花瓶中欣赏它的“出淤泥而不染”,采一莲子补中养神,益气、除百疾。久服轻身,耐老,不饥,延年。


很多人也会在大暑这一天来一碗“凉粉”解暑,台湾地区也有类似的“烧仙草”。它们主要原料都是仙草,为凉粉草的别称,出自《本草纲目拾遗》,味甘淡,性凉,祛暑清热、利湿解毒,在大暑之际服食再合适不过,但也要注意其性凉伤阳,虽然是销暑佳品,但也不能贪多哦~



不愿出门的人

隔出一片静谧,卧在竹席清凉处歇息

别有一番风情



“大暑无酷热,五谷多不结”

愿你经过酷热后,可以有所收获

度过最后的炎炎夏日,相逢指日可待


推荐阅读

珍藏,特殊的毕业季!期待,最美时光里的相逢

7-20 特稿

快看!三分钟动画带你了解北京中医药大学

7-18 特稿

青春榜样|乘风破浪的北中医青年

7-17 特稿


北京中医药大学党委宣传部出品

编辑 | 高越 白嘉嘉

摄影 | 官微摄影部

排版 | 赵依佳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